万字长文《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读书笔记
2020-07-20 09:07:57
  • 0
  • 5
  • 3

来源: 混沌巡洋舰  原创 高广大

目录:

一、“注意”是什么?

二、注意被捕获的三种方式

(一)注意的运动捕获

(二)注意的情绪捕获

(三)注意的认知捕获

三、执行系统

(一)任务定势 & 注意定势

(二)长期奖赏 VS 短期奖赏

(三)长期行动 VS 短期行动

(四)人有自由意志吗?

四、注意力的训练

(一)注意到自己的注意

(二)静静地看着身体自动运行

(三)隔开任务,时间气泡

(四)分解任务,行动画面

五、结束语

六、参考书籍

一、“注意”是什么?

生活中常听到“注意”这个词,如注意听课、走路时注意来往车辆、集中注意力等。那么,注意是什么呢?

一般地说,注意就是稳定心绪,让“心”在周围世界的某些方面停留片刻。如果注意的时间持续延长,心持续地专门停留在某一事物上,就是“专心”。如果注意的连续状态中断,心受到新的吸引,与原来关注点分开,转向新的关注点,就是“分心”。

注意,好像是一种东西,可以在关注的东西上停留;又好像是一种选择能力,能从我们觉察到的信息中选择一部分。鉴于注意表现出来的这种选择的能力,注意有时候被称为注意力。

二、注意被捕获的三种方式

注意,可以转移,也可以停留。注意的转移,通常伴随着某个运动、情绪或认知过程的开头。这个过程很短暂,通常不足一秒,但这足以让注意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而导致分心。如果分心物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注意会在分心物上停留一段时间。

注意好像一个小精灵,似乎是被这些运动、情绪或认知过程给捕获了,而且这些运动、情绪或认知过程通常会延缓注意回到原来的目标。

本书中提到的,注意被捕获的方式大致有三种:注意的运动捕获、注意的情绪捕获、注意的认知捕获。

(一)注意的运动捕获

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精密的生物机器。人的习惯性动作,往往是一连串紧密联系而又相对固定的动作序列,这些动作序列在大脑里形成了一个“行动程序库”。这些“行动程序”可以被环境中的某些事物激活,从而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执行一系列习惯性的动作行为。当行动程序被激活时,这些激活的行动程序如同身体在环境的刺激下向大脑提出的“行动建议”。比如,看见手机了,拿起来解锁屏幕点一点吧;看见椅子了,坐下吧;看见水杯了,伸手去端吧……

身体上的感觉器官就像开关按钮一样,环境会不停地按这些开关按钮,于是许多行动程序就被激活了,许多“行动建议”会争夺身体的控制权。各种分心物拽着我们的身体,仿佛要把身体撕裂。这不仅是心理上的,也是身体上的。例如,有时为了让自己对某个事物保持注意,身体的一些部位,比如眼睛、脸、脖子、胳膊、躯干、腿、手、脚等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发紧”,这些微弱的紧绷反映出,大脑里试图让身体活动起来的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细胞)和试图让身体保持不动的神经元之间正在互相争斗。

环境通常会同时激活人体的多个行动程序,可是大自然只给了人一个脑袋两只胳膊两条腿,拿杯子、翻报纸、挠痒痒……人又不是八爪鱼,无法同时对身边所有物体都做出反应,必然进化出一种选择机制,于是注意就出现了。

对于同一时间被激活的多个“行动程序”,选择一个,就意味着抑制其他的,这让身体处于受控状态。有些患者大脑中的选择控制机制失灵了,肢体就会不受控。环境信息激活大脑中的众多行动程序后,由于没有选择机制,这些程序就会自动执行。比如异肢综合征,病人的肢体不再服从大脑指挥,而是独立行动,变成了“陌生人”。患有异手综合征的病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胳膊做规则运动,比如拿起钢笔或端起水杯,而无法阻止。如果桌子上放着一杯水,病人就会拿过杯子把水喝掉,即使他一点儿也不口渴。

一旦某个激活的行动程序“胜出”,人的行为就会按照这个行动程序的固定套路展开,甚至可以被预测:这个人吃花生前会把花生抛在空中,那个人会用手指搓掉花生皮……每个动作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个动作,以至于有些人会因为动作顺序被打乱而感到不舒服。就这样,注意便被这一运动过程捕获了。因为注意是在运动层面被捕获的,所以称为“注意的运动捕获”。

(二)注意的情绪捕获

注意一旦被捕获,就意味着注意已经从原来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新的关注点。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注意会不会在新的关注点上停留入迷?

入迷阶段不是在运动层面,而是在情绪层面。大脑中的某些神经元的激活就是一种“奖赏”,带来情绪或感情上的快感。有个科学实验:把几只小鼠的大脑皮下区域与一个小踏板连接在一起;小鼠按下踏板,相连的神经元就会被微弱的电流激活。结果发现:小老鼠神奇地把“按踏板”这个活动排在了所有其他活动前面,以至于不吃不喝,一天按700次踏板,最后竟被活活饿死。科学家由此意外地发现了大脑的“奖赏回路”。事物的刺激带来奖赏的快感,奖赏的快感又反过来让人更加痴迷于这个事物。奖赏回路受损的病人很难感觉到愉悦,这种症状被称作快感缺失。

大脑会自动地优先处理能够激活奖赏回路神经元的行动。在两个可能的行动中,动物或人会自发地选择奖赏更大的那个,也就是说,会自发地选择那个更能刺激奖赏回路的行动。当注意集中在奖赏回路喜欢的刺激上时,会自然地引起奖赏的快感;而当注意转向另一个奖赏感觉稍微弱一些的刺激时,第二个刺激相对来说就变成了一种惩罚。这会促使注意继续停留在原来那个“奖赏”更多的刺激上。

随着奖赏回路被不断被刺激,大脑对导致奖赏的线索越来越敏感。一开始,小鼠在得到食物时,才感到感到兴奋;如果小鼠总在一个笼子里得到食物,那么只要它进入这个笼子,就会兴奋;随着小鼠对周围环境越来越了解,兴奋的时间越来越提前。大脑具有了某种预测能力。这种预测能力让大脑可以根据潜在的“有用性”评估周围的一切,根据各种情景可能带来的奖赏或惩罚的种类,对每种情景进行标记。这就是扩展至整个奖赏回路的杏仁体“贴标签”系统。

一个被贴上“奖赏”或“惩罚”标签的刺激要比一个“平平淡淡”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杏仁体是神经元对情绪刺激反应增强机制的核心,就像一个“情绪放大器”。越强烈的“惩罚”或“奖赏”标签,越容易得到杏仁体的情绪放大。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被贴上了一个重重的惩罚标签,以至于看到与蛇形似的井绳也会十分害怕,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在各种刺激中,更能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刺激会被大脑重视,使得大脑将注意定位在该刺激上,注意就被捕获了。因为注意是在情绪层面被捕获的,所以称为“注意的情绪捕获”。

注意被捕获之后,如果刺激是有害的或负面的,杏仁体将继续给它贴同样的标签;如果不是,杏仁体将做出调整,换一种标签。如果该刺激获得奖赏回路的认可,注意便会被该事物吸引而继续停留在该事物上。

(三)注意的认知捕获

注意,不只可以被外部世界吸引,还可以朝内心世界而去,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思想是什么?为了便于科学研究和讨论,“思想”一词被换成了更为专业的术语:“独立于感觉刺激的认知活动”(Stinulus-Independent Cognition,SIC)。SIC指的是大脑切断与外界联系的状态,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SIC和SOC正好相反,SOC的全称是“感觉刺激导向的认知”(Stimulus-Oriented Cognition,SOC),指的是大脑活动严重受制于外界刺激的状态。比如,上课期间沉浸于自己思想的学生就是从SOC模式进入了SIC模式。

思想活动与大脑的“默认网络”有关。默认网络,是一个由若干个脑区组成的神经网络结构。当认知活动需要关注环境刺激时,默认网络活跃度会降低;当认知话动不受制于环境刺激时,默认网络便会活跃起来。默认网络和负责专注处理任务相关重要信息的脑区会展开竞争。一旦任务信息被处理,默认网络的活跃度就会在瞬间回到基准水平。可以做个实验:请你找一找这段文字中出现的错别字。当你在专心搜索的过程中,默认网络就被抑制了;一旦你得到了最终的结果,默认网络就立刻恢复了活跃。

默认网络能够囊括对过去、未来的想象和对各种可能性的想象。大脑想象出来的大多数场景只不过是经历过的元素的重新组合,当然会包括些许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即兴发挥的部分,但大部分基础元素都来自曾经遇到过并细心保留在的记忆中的成分。

大脑内侧颞叶中的特定神经元会随着特定“概念”的出现而活跃起来。这些“概念”可以来自各种感觉通道——视觉、听觉、语言,甚至想象。神经元与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使用一种被称为“神经元集群编码”的机制:每个概念都能激活一大群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也能被一大群概念激活。这种编码形式让神经元活动能够像森林大火一样,从一个概念蔓延到另一个概念,形成“联想”。

举个例子。一个人看见一根香蕉,不妨假设这个香蕉激活了100万个“香蕉”神经元,并且在这100万“香蕉”神经元中,有40万个神经元也对“猴子”有反应,那么“香蕉”神经元的活动就可以通过这40万个神经元逐渐蔓延到“猴子”神经元,进而激活“猴子”这个概念,人就从香蕉“联想”到了猴子。通过这种方式,大脑得以在一个一个的概念之间穿梭“联想”。

如果联想继续进行,“香蕉→猴子→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的仙丹→自己是不是该吃药了?→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尽管这个人面前是一个西瓜,但是这个人的注意已经被自发且自主运行的思想活动劫持了,开始了“思想漫游”,注意被捕获了。因为注意是在认知层面被捕获的,所以称为“注意的认知捕获”。

三、执行系统

尊敬的读者,如果你不是偶然翻到了这句话,那就表明你的注意力足以让你读完之前的文章。你知道自己抵挡住了多么强大的内部分心和外部分心吗?恭喜!至此,你已经生动地证明了,在大脑中存在一股抵抗分心的力量。

人的许多行为通常是自动执行的,大脑处于某种程度的“自动驾驶模式”中。比如,平时走路便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然而,可以故意去控制自己走路,先迈哪条腿后迈哪条腿,这至少说明大脑中存在一个能够解除“自动驾驶模式”的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执行系统”。如果大脑有一位主人,那就是它了。

(一)任务定势 & 注意定势

执行系统能够记住任务的规则,并让大脑其他区域执行该规则。这些任务规则被称为任务定势(task set)。任务定势是对正确完成任务所需要用到的所有“刺激-反应”组合的记忆。比如开车时,如果道路向右转(刺激),我们就应该向右转方向盘(反应);如果前面的车刹车(刺激),我们就应该踩刹车(反应)。

当大脑开始接触新的任务时,随着不断学习,经常被重复的“刺激-反应”组合往往最终都形成了由特定神经元构成的专属小网络,刺激一出现就会自动引起与刺激组合联系最频繁的反应,形成“习惯”。如果大脑执行系统中没有活跃的任务定势,大脑就会根据习惯,下意识地对出现的刺激做出反应。

任务定势规定了遇到“刺激”后的“反应”,而这些“刺激”是由某些“事物”引发的,大脑要完成任务,需要对这些“事物”投入注意。这些与任务定势相关联的事物的集合被称为注意定势(attentional set)。注意定势指出了什么对任务来说是有关的,什么是无关的。比如,象棋比赛中,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属于注意定势,而棋子的材料则不是。

(二)长期奖赏 VS 短期奖赏

集中注意的能力,依赖于大脑的一系列机制,这些机制让大脑能够趋向抽象、遥远的长期奖励,而不是具体、即时的短期奖励。

短期考虑和长期考虑之间的激烈竞争的过程在大脑的伏隔核(NAc)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伏隔核一方面直接受到额叶下部眶额皮质(OFC)所在的前额叶皮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杏仁体-海马体组合的影响。眶额皮质能够预测某种情形的长期结果,而杏仁体只考虑短期结果。当伏隔核中多巴胺浓度较低时,前额叶皮质更加高效,更能考虑长期偏好;当伏隔核中的多巴胺水平较高时,海马体神经元更高效,会倾向于短期偏好;当伏隔核中的多巴胺水平超过一定界限后,伏隔核将完全不听前额叶的话,就好像没有前额叶皮质一样,而受制于短期偏好。

如果一直与令人愉悦的刺激接触,在海马体和杏仁体的不断刺激下,伏隔核中的多巴胺水平长期保持过高,就会导致:伏隔核与海马体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被称为长时程加强(LTP);而伏隔核与前额叶皮质之间的联系会被削弱,被称为长时程抑制(LTD)。这种现象会削弱眶额皮质神经元交流信息的能力,让人习惯性地偏好短期奖赏:游戏?我!喜!欢!功课?见鬼去吧!!!

(三)长期行动 VS 短期行动

眶额皮质主要负责评估物体或场景的吸引力,而真正地落实到行动还要靠另一个紧挨着眶额皮质的结构——前扣带回。前扣带回看上去是眶额皮质的支持者,更关注行动层面。眶额皮质与感觉区域联系紧密,前扣带回与运动区域联系紧密。眶额皮质对应的是选择物体,前扣带回对应的是选择行动。

前扣带回的神经元贪婪地关注着与“是否有效”相关的一切信息,并且似乎记录了每次行动之后得到的奖赏或惩罚,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根据这些“记录”,前扣带回能够从整体角度寻找行动方案。一旦大脑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寻找最好的行动方式,扣带回就会变得活跃;而一旦人做出决定,选择了一个行动,前扣带回的活跃度就会回落。

前扣带回在动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前扣带回能够提醒主体每个行动可能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行动的意义。如果没有前扣带回,大脑就看不到花费大量精力移动身体有什么好处。当动物为了获得奖赏需要完成一个复杂费力的任务时,前扣带回就会被激活。获得奖赏的期待弥补了在开始努力时感到的惩罚感。失去前扣带回的猴子不能超越前一次的经历,无法从整体层面考虑行动的结果。前扣带回受损的小鼠会试图从简单行为中寻找收益,感觉好像变“懒”了。

眶额皮质和前扣带回都属于能够考虑长期、抵抗即时分心的额叶区域,它们能够考虑某个场景或某个行动的长期结果,能够从一种战略性视角来引导注意。

(四)人有自由意志吗?

执行系统真的是大脑的主人吗?人真的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动和生活吗?在大脑这个复杂的决策系统里,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呢?科学还没有对此做出明确彻底的回答。

目前的神经科学更关注自由意志的感觉,就是:“即便现实并非如此,为什么我们还是觉得能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呢?”最近多项研究指出,在若干场景下,这种自由意志的印象是一种幻觉。也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自由地决定了一些实际上根本控制不了的事情!

有一个实验,研究者远程刺激被测试者大脑运动皮质,成功控制了被测试人员按哪个按钮,但是被测试人员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操控,并且大多数被测试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宣称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感觉是自己选择了按下哪个按钮。研究结论揭示出:这种自认为自己清醒地决定了自身行动的感觉并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可靠。

我们每时每刻做出的行动和采取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转移,都来自一个相当自动化的系统,这个系统会在储备的习惯和无意识行动宝库中翻找参考。我们无法什么都控制,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都太快了!承认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在自己的行动中有时候更像是一个观众,而不是演员。我们对行动的有意识控制只在几个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也就是需要明确作出选择或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而在其余时间里,无意识行动在很大程度上足以让船保持正常航行。

四、注意力的训练

注意力可以被训练吗?可以。注意和肌肉收缩一样,是一个生物过程,可以被塑造。不过,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和努力,因为需要时间让它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一)注意到自己的注意

绝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必须使用注意力,但不会起到训练它的作用,因为这些活动的首要目标不是训练注意力。但是,同样的日常生活,每一项活动其实都是改善注意力的机会,只要以此为目标。

要训练自己的注意力,首先需要注意到自己的注意。注意的自动监测过程不可避免地使注意进入双重任务的状态中,既要注意当前的任务,还要注意自己的注意。注意到自己的注意状态有助于及时调整,防止自己淹没在当下任务之中(防止过度聚焦),也可以防止自己跑偏而不自知(防止分心)。注意最终应该能够叠加在任何一项日常活动之上,而不会干扰这项活动,就像看不见的面纱一样。

(二)静静地看着身体自动运行

注意到自己的注意,这只是注意训练的第一步。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面对大千世界的森罗万象,如何安放自己的注意呢?

随着做一件事情的熟练度的增加,注意会越来越放到整体水平上。当某件事情重复运行几次,不管是行为方式还是思维方式,不管是反应方式还是感受方式,大脑会自然而然地重复这件事情,使它自动化,这就是“最小费力原则”。这些自动化的过程大大减轻了执行系统的负担,完成同样的事情却不需要花费原来那么多的注意力。多余的注意力又可以投入到其他方面。随着熟练度的增加,整件事情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越来越自动化。到最后,注意就会把整个事情看成一个整体。

行家总是比新手更加注意整体的水平,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注意整体结构,简化了我们对所感知到的世界的认知。这个世界变得没那么繁琐了,更容易掌握了。多项研究表明,当我们感觉幸福的时候,使用的是更加整体的注意模式。

由于人的大部分行为是自动运行的,效率很高,所以最好“任由”固定行为运行,而不要试图不计代价地控制它们,让执行系统安静地扮演一个观察者,只在必要的时候稍稍干预。这是一种整体的注意模式。身体的运动仍然在大脑执行系统的控制之下,但这种控制是轻度的,只是为了确认“一切正常”。中国道家文化称这种控制状态为“无为”,可以被理解为“自然的行动”或“不需要费力的行动”。这种潜在的最佳注意状态也接近于佛教传统中所谓的“正念”,觉察当下的一切,而不做任何判断、评价或反应,只是静静地看着它。

对“正念”状态感兴趣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者还使用了“开放监控”(Open Monitoring)这个术语:主体觉察或监视身上出现的各种性质的感觉,既不沉陷其中,也不试图控制它们。

静静地看着身体自动运行,注意似乎没有介入任何活动之中,但恰恰是这种没有介入任何活动之中的状态,反而能够让注意介入任何活动之中。注意确实介入了活动之中,但又好像不完全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中间的位置恰到好处。道家讲“顺其自然”,佛家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儒家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似乎与此遥相呼应。

注意呼吸的冥想练习看起来很实用,因为呼吸正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不会因为自己忘记了呼吸而导致呼吸停下来。学习注意自己的呼吸,可以教会执行系统关注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并且不试图控制它。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把这种新的技能推广到其他行为中去。

(三)隔开任务,时间气泡

注意到自己的注意,静静地看着身体自动运行,这很微妙。但是大脑一般会小心地记住许多目标,目标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这就需要“注意”的干预。

一般地,大脑同一时间只能“注意”一件事情。有些人看起来可以同时注意两件事情,大多数情况下,要么是因为两件“事情”其实只是一件,如同玩杂耍的人同时盯着好几个球,对新手来说的“两件事情”对行家来说通常只是“一件事情”;要么是因为其中一件事情是自动化的活动,甚至不需要注意就能完成。

大脑要完成多个任务,就需要在任务之间切换,这会产生切换成本(switch-cost):大脑需要中断记住第一个任务的神经元活动,以便激活第二个任务的神经元活动,有点像重新搭台子唱戏一样。任务切换之后,大脑中负责原来任务的神经元并不会马上停止活动,负责新旧任务的神经元会都处于活跃状态。

如果正在关注一个任务,却还记着或突然想起来了过去或未来的任务,就会干扰到现在。比如,在等待一个将要打进来的电话的过程中,虽然正在写报告,但是最微弱的电话铃声也会引起身体的反应。面对着一个任务,脑袋里面却还想着另一个任务,大脑就会记得两个任务的任务定势,这容易造成大脑执行系统的冲突混乱。

在任务之间划定清晰的时间界限,有助于削弱甚至消除不同任务混杂在一起带而导致的冲突。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总有一段时间可以停止注意而不会带来危险。这段空闲出来的时间就像是一个“时间气泡”。在这段时间中,你可以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不必担心世界会崩塌。假如烧一壶水时间是10分钟,那么自己就不用一直盯着水壶,至少可以拿出七八分钟的时间可以干点别的事情:扫扫地、查看一下邮件、确认一下宝宝在做什么,等等。

时间气泡的时间多长才算合适呢?时间气泡的时间要足够短,短到足够让自己心安,让大脑的执行系统相信:“把精力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没有任何危险,其他目标不会受到威胁。”如果觉得不安或不确定是否心安,那就继续缩短时间,直到自己真切地感受到这段时间是安全的。这个时间可以很短,比如一小时、半小时、十分钟、五分钟、一分钟、30秒、10秒……。(本书作者说他最喜欢6分钟)只有当自己真正发自内心地觉得安全了,才能真正放下心来,专心于当下的一件事情。即使时间气泡短到极致变成0秒时,还可以“静静地看着身体自动运行”。

通过“时间气泡”的方式,原来重叠到一起的多个任务在时间上就被分隔开了。在当下的一个“时间气泡”中,大脑只需要应对一件事情。大脑从冲突中解放出来,自然而然地带来一种幸福感。

每次从时间气泡出来的时候,可以与自己的执行系统“碰碰头”,重新审视其他目标,根据整体状况做一些计划或调整,然后继续投入到下一个气泡中。整体,气泡,整体,气泡,……,就像潜水的时候,下潜、换气、下潜、换气一样。

(四)分解任务,行动画面

注意到自己的注意,静静地看着身体自动运行,用时间气泡隔开任务,接下来就是在时间气泡中做任务了。但是,时间气泡有时候很短,能做什么呢?

任何一个计划都可以被分解成更简单的任务,这样就便于在简短的时间气泡中完成。戴维·艾伦的《搞定》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方法:把每个计划或每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物理行动,然后把每个物理行动和一个背景联系起来。其中,物理行动是指自己可以实施的一个非常短暂的行动,具体到可以用画面来展现;背景指的是动作进行的场景。

物理行动不同于要做的“事情”。“事情”是模糊的目标。模糊的目标不仅会堵塞大脑,造成内耗,而且完不成还容易产生负罪感而增加心理压力。只有花时间把“事情”分解成一系列按照时间和背景组织起来的行动时才能建设性地发挥作用。比如,“写报告”不是一个物理行动,而“拿上一张纸坐下来”,“在几分钟之内记录下你能想到的所有关于报告的内容”,这就是物理行动了。总之,要把模糊的“事情”拆解成具体的能行动的画面。

如果一件事情不知道怎么做,那么可以把做这件事情的起点从“这件事情怎么做”转变为“探索这件事情怎么做”,而探索事情怎么做的时候,就可以有一些通用的行动画面,如“通过面谈/电话/邮件等形式咨询某某人”、“通过教练老师/在线课程/图书等学习某个课程”、“模仿谁谁谁的什么操作”、“在什么事情上尝试某种方法”等。这样做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把一件不能做的事情转变成一件能做的事情。

这种分解任务的方法,有意或无意地借鉴了大脑执行系统的等级制组织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一系列物理行动对应于最前面的额叶区域喜欢的长期物理行动模式;一个个单独的短期物理行动对应于最后面、最靠近运动皮质的区域所负责的行动;把每个动作和一个背景联系起来则符合定义任务定势的“刺激-反应”组合原则。这种方法十分自然地把执行系统放入了它喜欢的模式当中。

五、结束语

人不能避免分心,因为分心是自发的一种机制,有助于让人随时关注到环境中的变化和危险。从进化角度来讲,这是一种保护机制。人能做的就是在分心之后,重新调整自己的注意状态。

人不是万能的。宽容注意,也宽容自己。如果注意逃走了,那是因为它有自己的原因,一个由生物法则决定的原因。让我们学习与注意共同相处吧!

参考书籍(法)让-菲利普·拉夏著;刘彦译.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5.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